五大亮點!2024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州)博覽會即將開幕!
2024年12月5—8日,2024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州)博覽會將在廣州琶洲·靈感創新展館舉辦。首屆展會將以“活態傳承 創新發展”為主題,聚焦非遺產業的活態傳承與產業化發展,致力于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結合市場需求和未來發展趨勢,整合全國各地的非遺資源,全力搭建一個專業性和包容性的非遺交流平臺,促進非遺的產學研合作和商業化進程,推動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2024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州)博覽會開幕在即,一起來看看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
亮點一:打造面面俱到的非遺生活場,吃喝玩逛購一站式集齊
為觀眾構筑一個集吃、喝、玩、逛、購于一體的非遺生活體驗空間,以更加“接地氣”的方式集中呈現非遺與現代生活融合的創新實踐。展會現場,有如潮汕工夫茶、古樹茶、白沙油鴨等采用古法生產工藝,征服無數食客味蕾的地方飲食;有如河南鈞瓷、傳統插花、紅木宮燈、香云紗、泥塑、端硯等材美工巧,兼具美觀性與實用性的手工藝精品;有如釀泡藥酒、香包香薰等弘揚中醫文化,貫徹綠色療法的健康產品;還有如廣府傳統婚俗、廣東醒獅等承載豐富文化內涵,極具地方特色的民俗展示。衣食住行,面面俱到,觀眾可以任意觀賞,也可以盡情購買。在這里,非遺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歷史記憶,而是能夠為日常生活添彩增色的消費選擇。
亮點二:助推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粵”見新勢力,解鎖非遺出圈新場景
展會特邀廣州理工學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山東管理學院、廣東理工職業學院、中山火炬科學技術學校等多所院校攜創新設計入駐,以推動優質資源多方共享,促進創新成果落地轉化。此外,“靈感杯”非遺設計大賽頒獎典禮將同期舉行,部分獲獎作品將在現場逐一亮相。采用掐絲琺瑯工藝制作的中山“美食地圖”;用皮革、蘆葦、高粱皮還原黃河自然曲線的時尚手提包;汲取多種工藝特點,以英山纏花技藝制作的“浴火鳳凰”……突破想象的設計詮釋著非遺在當下的活化與新生,每一處細節,都有可能藏著意想不到的驚喜。
亮點三:亮絕活,秀技藝,穿越千年,呈現一眼驚艷的非遺演藝
穿越千年,歷經歲月洗禮,古老而神秘的大槍武藝,在現代競技運動模式下得到淬煉,返璞歸真。展會期間,這項蘊含著中國傳統智慧的武藝將震撼登場,大展“槍為諸器之王,以諸器遇槍立敗也。”的威武雄姿,在現場掀起一股“習武熱潮”。屆時,觀眾可一睹中國大槍武藝的千變萬化與層出不窮,沉浸式感受中華真功夫帶來的視覺沖擊。在展會一隅,非遺傳承人將以嶺南派古琴的悠遠之音,訴說清、微、淡、遠的意境,觀眾可以在喧鬧中覓得一處靜謐,與躍于指尖的弦音共鳴,感受這份穿越古今的詩情畫意。與此同時,非遺專題論壇將聚焦非遺文旅融合及非遺文化產業出海,匯集各方智慧,探討數智化賦能非遺的有效路徑。
亮點四:探尋藏于民間的文化精粹,線下體驗讓觀眾過足“非遺癮”
通過互動體驗的方式,在觀眾與非遺技藝之間架起直通橋梁。在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品”的木偶戲體驗專區,觀眾不僅可以了解到非遺木偶戲的前世今生,還可以觀看非遺傳承人攜“以形寫神”雕刻精髓的木偶,呈現細膩生動的藝術表演;還有機會在互動體驗環節學習操作技法,親自操控木偶,現場過足“非遺表演癮”;專區還將同時呈現經典木偶和創新木偶,展銷漳州徐強、潮州陳培森、泉州洪金雕等非遺傳承人的代表作品、收藏品以及創新品,于方寸舞臺間,盡展中國偶戲的萬千姿態。此外,觀眾還有機會開啟一段“新中式”養生之旅,現場體驗中醫診療、公益推拿等項目;或是跟著民間手藝人學習專業的竹編技巧,把親手制作的竹編制品帶回家。
亮點五:免費門票+多重好禮,沉浸式非遺探索體驗再度升級
作為一個集商貿對接、風采展示、跨界合作、宣傳曝光、消費促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本次展會吸引了不少非遺傳承人和文化愛好者的關注。為了讓更多非遺項目能夠在此落地開花,綻放異彩,主辦方還特別設計了一系列互動環節。觀眾不僅可以免費逛展,還有機會參與線下抽獎贏取非遺文創、新中式服飾、品牌布袋等精美禮品,在這場沉浸式的非遺探索體驗中收獲額外的驚喜和福利。
此外,本次展會將有主薦城市攜地方特色非遺集中亮相,更多亮點將在現場逐一揭曉。12月5—8日,鎖定2024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州)博覽會,一起見證非遺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的精彩瞬間。
關于2024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州)博覽會
展會名稱:2024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州)博覽會
展會主題:活態傳承 創新發展
展會時間:2024年12月5日至8日
展會地點:廣州琶洲.靈感創新展館
展會規模:10000㎡
主辦·承辦:靈感國際展覽(廣州)有限公司
指導單位: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
協辦單位: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委員會、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嶺南美術出版社、河北捷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知識經濟發展促進會、廣州市海珠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廣州市荔灣區青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協會
支持單位:廣東非遺夢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廣東省華南知識產權文化促進中心、廣東佰仕杰律師事務所、廣州豪鎂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虞小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媒體支持:環球網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