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P和慕尼黑LMU發布《2025年工業4.0晴雨表》
工業4.0:中國和美國持續領先于歐洲
德國路德維希堡和慕尼黑2025年3月19日 /美通社/ -- 根據對MHP《工業4.0晴雨表》的整體評估,盡管數字化進程有所放緩,全球工業數字化水平仍在提高。同時,中國和美國正在進一步鞏固其相對于DACH地區和英國的領先地位。這兩點便是《2025工業4.0晴雨表》中的關鍵發現,該晴雨表由管理和IT咨詢公司MHP與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LMU)聯合發布。其調查了來自中國、美國、德國、奧地利、瑞士和英國工業企業的總計823名員工,記錄了工業4.0技術的普及和成熟度,使各國之間的現狀具有可比性,突出展示了自2018年以來的發展趨勢。
Obstacl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ustry 4.0 technologies by region. Source: MHP.
MHP集團首席運營官Markus Wambach表示:"我們已經發布晴雨表長達七年。最初,其主要確定了德國的工業4.0基準,并自2021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國際范圍內衡量和比較各國工業成熟度水平。在數字孿生領域,差距尤其明顯:DACH地區有30%的企業既未使用數字地圖,也無計劃使用,但這一數字在美國則為18%,在中國僅為5%。此外,在自動化和數字分析領域,一些企業也面臨落后局面。"
無人駕駛運輸系統(DTS)是技術應用現狀的一個典型例子。在美國,45%的工業企業已在內部物流運營中部分或全面采用該技術,而在中國,這一比例達到59%,在DACH地區卻僅為35%。在數字孿生領域,情況類似:67%的中國受訪企業在其生產設施中部分或全面使用數字孿生技術,而這一比例在美國為49%,德國則為41%。
焦點話題:數據驅動生產
盡管在工業4.0的幾乎所有領域都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但今年的調查結果表明,與其他領域相比,數據分析能力的提升速度要慢得多。今年的焦點話題——數據驅動生產便著力解決這一問題探討企業如何在價值鏈上有效利用其數據集,以優化其生產。在國際范圍內大多數受訪者認為與數據相關的競爭優勢能夠帶來顯著受益。
盡管許多DACH地區企業確實掌握不少數據,但他們并沒有充分利用這些數據來做出決策或推動創新。此外,他們還缺乏針對未來技術(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的集成數據策略。中國和美國企業在這方面則更有優勢:91%的美國企業將數據視為戰略資產,中國為78%,而DACH地區僅為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