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對話黃小衛:AI與數據對大健康醫療來說是很好的未來
2025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全球家電及消費電子行業盛會AWE迎來了一場跨時代的發布。舒福德智能床以“健康睡眠第一道防線”為使命,在現場揭幕全球首創睡眠智能體“AI小舒”,并聯合中國睡眠研究會、六大三甲醫院發布《2025睡眠白皮書》,直擊睡眠呼吸暫停(OSA)這一隱匿的公共健康危機。
在隨后同期舉辦的互動論壇中,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與麒盛科技總經理黃小衛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談,圍繞全民焦慮、AI+醫療以及舒福德智能床的智能科技等議題,展開了一場關于科技與生命的深度對話。
焦慮的本質:心理學解法與科技產品的雙重回應
對話開場,主持人便直指“全民睡眠焦慮”帶來的社會痛點問題。張朝陽從心理學角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一件小事,操心多了就會越操心越放大,當焦慮離我們太近時,情感有時會占主導,理智就會退卻,本來是件小事,但離它太近就會變成大事兒。我們要接受焦慮,不理會它,干我們該做的事情,這樣焦慮就會遠離,這也是心理學的一種療法。”黃小衛則表示高度贊同,并指出焦慮是每個人的常態,關鍵在于如何通過有效的產品和服務來慢慢排除焦慮。
在對談中,他首次披露了舒福德研發智能床的初衷——2012年,一位42歲的德國工程師同事因為睡眠呼吸暫停猝然離世。這讓他意識到:“人一生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床上,為何不能讓床主動守護健康?”這一追問推動了舒福德從電動床向醫療級智能床轉型。通過搭載專利羽感級傳感器與AI算法,舒福德智能床可實時監測呼吸、心率等數據,并與三甲醫院合作構建早篩模型,實現睡眠呼吸暫停當日篩查,精確率達98.41%。據《2025睡眠白皮書》披露,全球每天有3000人因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失去生命。而2.1億國人患有睡眠呼吸暫停但確診率卻不足1%。這意味著,有超過2億人正在未知的窒息風險中沉睡。
張朝陽借物理學原理解釋技術原理:“震動頻譜的傅里葉分析可分離心跳、呼吸等信號,長時間監測能提高數據精度。采集時間越長,這個數據分析起來越準確。你要幾秒鐘的話太短了,它根本就沒有整個信息量太少。”黃小衛對此補充表示,舒福德的傳感器成本目前是穿戴設備芯片的數十倍。
AI+睡眠:從數據采集到健康防線的顛覆
在發布會中,AI小舒的推出標志著品牌從硬件制造商向健康解決服務商身份的轉型。
對于AI在醫療領域的融合創新,張朝陽從數據角度表達了自己的理解與支持:“AI的優勢是從大量的數據中去讀取‘擬合’信息,采集分析數據頻譜,與大數據擬合后,就能發現心梗、腦梗、房顫等特征就很明顯。”
黃小衛在對話中還披露了舒福德的AI戰略布局。回看2022年,因為用戶激增給舒福德的人工服務帶了很大的壓力,ChatGPT的橫空出世讓團隊找到突破口,通過研發金標自訓大模型,AI小舒不僅可實現睡眠呼吸暫停、心律失常、精神壓力的當日篩查。還可模擬真人進行方言溝通、情緒疏導,甚至提供CBTI(認知行為療法)干預。他特別強調:“AI小舒的使命不是替代醫療,而是成為健康睡眠的第一道防線。”
科技向善:這是每一個企業的雙重使命
談及科技企業的價值觀,黃小衛表示:“舒福德的科研之所以能走在前列,屢屢首創并貢獻了智能床領域95%的核心專利,不斷突破邊界是因為舒福德一直以人為本,以解決消費者痛點為中心。”張朝陽則提出“對內與對外”的雙重責任:“對外的話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你的產品要是一個負責任的產品,做媒體或者做內容,不能為了短期高速成長而犧牲你做事的原則。對于公司內部,要創造一個寬松、包容的環境上,激發員工的創新熱情和工作動力,就會有很多創新的想法。”
黃小衛將舒福德的使命凝練為服務未被滿足的需求:“青少年厭學、老年癡呆……這些問題的本質是大腦未被妥善‘服務’,睡眠是唯一無需打擾的場景,也是我們錨定的未來。”對此,他呼吁行業開放共享:“商業一定是開放,一定是共享,我們已經在開始布局,也希望我們的模型算法未來能更加開放,服務更多的人。”
兩位大咖的碰撞,不僅揭示了智能睡眠產業的未來圖景,更展現了科技向善的深層邏輯:用創新解構焦慮,以數據守護生命,在商業與使命的平衡中,書寫屬于這個時代的健康答案。正如張朝陽在對話中所言:“物理基本上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在這場健康革命中,科學與企業價值亦是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