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短缺"正在造成蝴蝶效應
一場大雪加劇了本已緊張的全球芯片行業。
美國時間2月16日,受冬季暴風雪的影響,德克薩斯州遭受了大面積停電,導致大規模停電和供電癱瘓。為了盡量減少電力需求,德克薩斯政府已要求當地企業和企業減少運營。德克薩斯州的一家能源供應商奧斯汀要求大型制造商在惡劣天氣下停產,優先保護居民用電和醫療保健行業。
過去一周,美國遭遇了一場歷史性的冬季風暴,氣溫創紀錄,嚴寒,數十人喪生。其中,德克薩斯州的電網特別混亂,數百萬家庭面臨停電。結果,德克薩斯州的幾家半導體制造商也暫停了運營。
三星已暫時關閉了奧斯汀的兩家半導體制造廠,目前還沒有進一步恢復生產的時間表。據花旗銀行(Citibank)稱,占三星總產能約28%的奧斯汀工廠是三星半導體的制造中心。由于當地人才和低稅收政策,三星還在考慮斥資170億美元擴大在德克薩斯州的半導體制造業務。
不僅三星,還有主要供應恩齊普(Enzipu)和英飛凌(Infineon)的汽車芯片,于2月16日和17日關閉或縮減了它們在奧斯汀工廠的業務。第四季度汽車銷售約占恩齊普2020年總收入的一半,到2019年,NZP奧斯汀工廠占該公司總產能的30%。生產內存芯片的英飛凌(Infinon)對汽車和工業行業至關重要,2019年占總收入的5%。
此外,德州還擁有芯片合同上游應用材料、射頻巨頭Qorvo、德州儀器、Flex等半導體巨頭。
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芯片制造商通常一天24小時營業,由于規模和復雜性,哪怕是短暫的停頓也要花費數百萬美元。雖然美國的芯片制造規模小于臺灣和韓國,但在芯片行業出現短缺的關鍵時刻,它只會加速全球芯片供應的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