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要素 賽意信息持續為制造業輸送數字化轉型人才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發展實體經濟、建設制造強國提出了重要部署。
把“制造強國”放在第一的位置,突出說明了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地位,其價值鏈長、關聯性強、帶動力大,在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具有引領和支撐作用。
十年來,我國制造業實現了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從2012年至2021年,制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加到31.4萬億元。但不難看到,我國制造業在自主創新能力、信息化水平、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差距。根據人社部統計數據,100人最缺人崗位中,43個隸屬于生產制造業,制造業10大領域的人才缺口超過2000萬,2025年,更將超過3000萬。要迎頭趕上,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至關重要。
制造業要發展 數字化轉型人才是第一資源
為此,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等重要指責,于國家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關于推動現代化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明確了國家未來的中期建設目標,2025年職業教育類型與特色將更加鮮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鼓勵企業進軍職業教育領域、學校與社會資本結合。政策對行業的強勁推動,在宏觀大方向上,給予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及發展目標,行業快速發展已成趨勢。
順應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的行業趨勢,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者、工業管理軟件踐行者,賽意信息抓住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紅利,提出打造成為國內Top1的工業管理軟件職業教育服務商的總目標,面向頭部、腰部職業院校、教育口政府部門、協會,主打“軟件銷售、課程服務、示范線建設、認證中心、校園服務”5大產品線,為職業院校的智能制造和工業軟件專業提供國產工業管理軟件教學實訓、課程服務、1+X職業技能認證等整體解決方案,構建系統化的工業管理人才培養體系。
為打牢職業教育基礎,賽意信息以工業軟件職業教育集團為依托,志在培養“咨詢實施顧問、開發類人才、運維類人才”3類骨干型應用人才,并持續向頭部企業、標桿院校及同行業院校進行輸送,并為頭部院校打造一條集參觀示范實訓為一體的研發示范線,與生態伙伴一道共建互助互利、和諧共生的工業軟件職業教育行業新生態,為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持續作出更大的貢獻。
產教融合 數字化轉型人才培養迎來“春風”
制造業強則經濟強。數字化發展正在為制造業價值創造提供新的能量空間和驅動路徑,未來的趨勢應是數字化與制造業的深度耦合,數字化轉型人才已然成為驅動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關鍵因素。
目前,我國軟件人才整體供不應求,特別是對專業化、高端化、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不僅要有基礎軟件知識技能,還需要了解多個行業的知識架構。
在17年的發展歷程當中,賽意信息通過“理論+實操”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實施個體及組織培養學習,在應用與實踐中,大批行業新型人才得到鍛煉提升,在工作中擔負關鍵崗位和使命。目前已擁有近5000名具備豐富IT咨詢和實施經驗的復合型工業軟件人才。
隨著持續加大工業管理軟件、技術中臺、大數據應用的自主創新研發投入,賽意信息對于復合型工業軟件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續增加。為此賽意信息積極與國內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展開產學研合作,共建培訓基地,專注人才培養、課程建設、前沿分析、案例調研及開發、成果轉化、校外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形成具有賽意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產教、產學深度融合,逐步形成“引進、輸出、研究、交流”的常態化人才與知識互通,為教育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持續賦能。同時賽意信息將行業解決經驗、實戰案例形成最新的系統化技術理論、人才培養機制形成經驗、方案,反哺工業軟件人才教育,為科研賦能,另一方面賦能更多制造業企業,實現多方共贏,為產業數字化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能力保障。
此外,賽意信息還與包括美的、SAP等多家知名企業攜手,開展長期的系列人才聯合培訓體系,真正將“高校聯合培養,企業聯合實訓”落到了實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未來將持續加大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為廣大青年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助力中國制造業實現高端化邁進、智能化升級、綠色化轉型的目標,譜寫制造強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