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釀酒集團:茅臺鎮主任下海,是如何做到30年堅守創業陣地的?
說到法國,很多人就會想起波爾多的拉斐酒莊,因為那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地。而比波爾多更盛名的,便是中國的茅臺鎮,因為那是全球頂級醬酒生產地,在這里出產的貴州茅臺酒,蜚聲海內外。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茅臺鎮,除了貴州茅臺酒,還有很多優秀的釀酒企業,他們與茅臺酒一起,占據著醬酒市場的大部分江山。
據資料顯示,該鎮鼎盛時期擁有大小酒廠3000多家,后來經過政府優化整合,現仍存有2000余家。
以貴州茅臺酒廠和最佳取水源為中心,按地域醬酒產地分為黃金產區、核心產區、醬酒產區。在7.53平方公里的黃金產區內,擁有貴州茅臺等幾十家知名酒廠,而財富釀酒(集團)有限公司,就在其中。
6月中旬,冒著炎炎夏日,記者走進該集團公司大門,實地感受了茅臺鎮民營釀酒企業的艱辛與堅守。
早在乾隆年間,王家先祖就開始在茅臺地區釀造醬酒
“居住在茅臺鎮的祖祖輩輩,都是以釀酒為生。”作為從小就生活在茅臺地區的財富釀酒集團董事長王洪利用這句話作專訪的開頭。
記者了解到,茅臺鎮位于北緯27°線上,年平均氣溫在18.5℃,年平均相對濕度78%,年平均降雨量1000mm左右。茅臺鎮四面環山,赤水河穿鎮而過,地處河谷地帶,黃金產區處于獨特的“鍋底狀”地勢地貌,冬季暖和,夏季炎熱,年平均濕度大。由于地處河谷,少風、少雨、冬暖、夏熱、潮濕悶熱的特殊氣候,形成了無嚴冬、氣候暖和的特點。釀造醬香型白酒所需要的關鍵要素,赤水河的水、土壤、空氣、氣候、微生物、窖池泥(紫紅泥)、窖池石材(紅色砂巖、本地中華石),都只有茅臺鎮這里才有,這一切天選神造,成就了茅臺鎮絕佳的釀造環境。
“赤水河和茅臺鎮特殊的地理氣候,是上天饋贈給我們茅臺人最珍貴的禮物,我們的先祖早在公元前135年,就生產出令漢武帝贊嘆‘甘美之’的枸醬酒,距今已經2000多年了。”
據王總介紹,他們祖上釀酒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清乾隆24年。
明朝萬歷27年,王總的先祖跟隨明朝總督李化龍,從江蘇來到這里參加平定播州楊土司的戰斗,平叛之后就留在了遵義仁懷(當時為播州區管轄)生活,從此代代定居在仁懷。清朝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為了生計,先祖王世河帶著族人開始釀酒。
與其它酒坊不同,王氏家族為人踏實勤勞,童叟無欺,不僅酒好價錢還公道,在當地很快小有名氣。先輩們靠著精湛的釀酒技藝和誠信的經營,養活了幾代人。這種作坊式釀酒的技藝,一直傳承到解放前。
1935年3月16日,毛澤東領導的中央紅軍到達茅臺鎮。這是一支只剩下不到3萬人的軍隊,他們又困又乏,為了躲避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正準備從茅臺鎮第三次渡過赤水河。
雖然他們穿的衣服與國民黨軍隊相比,又破又爛,但他們對老百姓秋毫無犯的作風,農家軍隊自身散發的那種淳樸情懷,還是讓仁懷的勞苦群眾感動不已,他們自發地拿出自家釀的茅臺酒,讓紅軍戰士們解乏、療傷。在慰問紅軍的隊伍中,就有王家先輩的身影。
這一晚,醇美的茅臺酒讓紅軍將士們終生難忘,也讓王家先輩終身難忘。雖然第二天紅軍將士們就帶著茅臺酒的醇香渡過了赤水河,但他們此行卻改變了茅臺酒與茅臺鎮人的命運。
王總父親王真發的命運,就是因為這件事受到了影響,成年之后,他居然穿著軍裝,到邊防當兵衛國去了。
(上圖:王真發戎裝照 下圖:王真發和戰友們在界碑前巡邏)
這次當兵,讓王真發及王氏家族的人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國家的穩固、人民的富強、社會的穩定,釀酒工藝再高,也釀不出絕世美酒來。
從此,王氏家族將酒企的命運與國家社會的命運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為了不讓鄉親們端著金飯碗討飯吃,退伍老兵王真發重拾祖傳手藝,創建了財富釀酒集團前身——隆勝鄉酒廠
1983年,王真發轉業了,安置在貴陽水利廳。作為一名向祖國奉獻了青春的退伍老兵,他完全可以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但是,一次老家之行,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
那一天,他衣冠楚楚地回到出生地仁懷隆勝鄉。此時春節剛過不久,而村民們的米壇卻是空空如也,鍋里煮的是玉米糊和菜葉,因為長期缺乏營養,每個人都面黃肌瘦。
作為王氏釀酒的傳承人,王真發不忍心看著家鄉人民捧著金飯碗要飯吃,他決心重操老祖宗技藝,帶領鄉親們尋找一條致富之路。
經過多方籌措,仁懷縣隆勝鄉酒廠于1983年成立。技術員、釀酒員、銷售員全是鄉親們,大家躊躇滿志,很快釀出了一壇壇甘醇可口的美酒。
但正如王總所說,國家命運和釀酒人命運緊密相連,在那個好多人連溫飽都沒法解決的年代,喝酒,喝好酒完全是一種奢侈生活。再加上交通條件落后,糧食成本高,造酒成本居高不下,酒越好,酒廠生存越艱難。
當時的技術員羅登發這樣形容酒廠的囧態:“買糧運酒全靠人背馬馱,只要一下雨,山路便寸步難行。生產出的酒運不出去,想買酒的人進不來。”
由于技術條件落后,燒的是煤,用的是最原始的釀造方法,一年最多能產8000斤酒(現在是3000噸),雖然王家醬酒的名聲傳遍四面八方,但在購買力普通偏低的情況下,“酒廠別說賺錢,連王真發那點退伍費都虧進去了。”
但王真發并沒后悔當時的決定,更沒為迎合市場而降低酒的品質。1992年,在王真發的帶領下,大家湊了一點錢,遠去重慶交通便利的地方,再次創立了重慶南岸渝茅酒廠。
(圖:重慶渝茅酒在展銷會上)
交通問題解決了,但卻失去了茅臺鎮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鄉親們的支持,所以渝茅酒廠并沒有取得預期效益。
走了一大圈彎路,王真發帶著族人,重新回到了茅臺鎮。
丟掉鐵飯碗,黨員王總停薪留職下海創業,為茅臺鎮群眾趟條新路
就在王真發帶著族人奮戰在釀酒第一戰線時,他的兒子王洪利正在中樞區(現茅臺鎮)公所干得風生水起,年紀輕輕就當上了綜治辦主任,如果按這種趨勢發展下去,當個縣領導、省領導也完全有可能。
但因為王真發的回歸,改變了王洪利的命運。作為老軍人,王真發給兒子反復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自己過得好了,就忘了鄉親們!
雖然作為王氏釀酒的傳承人,王洪利此時的心思卻不在釀酒上。他見證了父親在這條路上的艱辛,常被人嘲笑為“自討苦吃”,那些不守道德底線的酒廠老板,早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賺得盆滿缽滿,而傳統的釀酒匠人,還拖著一大群渴望致富改變命運的鄉親,掙扎在貧困線上。
他并不是不想,而是怕承擔不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辜負了老父親的期望。
1998年,國家為了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提振民營企業的信心,打擊破壞市場經濟的行為,出臺了公職人員可以停薪留職下海經商的若干規定。
王洪利所在的區公所更是鼓勵大家帶頭創辦企業,“黨員為群眾打個頭,公職人員為群眾作表率,坑先踩、路先趟,找到致富路,再帶著群眾上路。”
得知有這個政策,王真發又找到兒子,鼓勵他丟掉鐵飯碗,帶著鄉親們再搏一搏。
王洪利雖然沒當過兵,但軍人的精神早已注入了他的血脈。而且作為一名黨員,也有義務響應國家號召,帶領群眾致富。于是,他一咬牙,第一批向區公所遞交了申請書。
三顧茅廬請骨干,財富釀酒很快走出貴州走向全國。突如其來的非典,也沒改變財富釀酒發展的決心
但辦企業可不比扛槍打仗,更不比坐在機關發號施令,必須尊崇市場規律,走出茅臺,走出貴州,與全國、全世界的同行競爭,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血路。
在這條路上,有看不見的硝煙,有經驗老到的對手,還有各種意想不到的打擊和意外,創業者需要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之重,很多時候,只能左手溫暖右手,獨自在深夜舔舐傷口上的血,第二天又滿血復活,帶著團隊繼續披荊斬棘。
從1998年創立財富釀酒廠至今,曾經的公職人員王總,可謂嘗盡了創業路上的甜酸苦辣。
(圖:財富釀酒早期大門)
財富釀酒剛成立的時候,只有6口窖池,就在茅臺鎮半山坡上。雖然家底簿,規模小,王總卻深知,僅靠族人們的熱情,沒有專業技術人才肯定釀不出美酒,更提高不了產能。
于是,他將橄欖枝拋向那些國營茅臺酒廠的離退職工,并給出高薪待遇。但是,在國營酒廠呆慣了的技術員們,誰又愿意來這個剛起步的小酒廠呢?
王總就一遍一遍地去請,并派自己的人去茅臺酒廠學習培訓。現年60多歲的張貴偉,就是那年被王總三顧茅廬請來的釀酒大師。
張貴偉距今已有34年的釀酒工作史,其中在國營茅臺酒廠就呆了8年,師出茅臺集團第一批釀酒師翟林,對醬酒的勾調有著獨特的見解和秘方。
在他的帶領下,一大批釀酒技術員來到財富酒廠,窖池也從6口、16口增加到56口、101口,如今已發展到302口。
有著敢為人先的勇氣,有著技術精湛的釀酒大師,有著茅臺鎮獨特的自然條件,財富酒廠釀造的酒,很快走出貴州,火遍全國。
王總立刻在省內外建立分銷點,并組建專門的營銷團隊。以湖北宜昌為例,知名賓館和展銷點財富酒廠全部包了,每月投入幾百萬的營銷費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強大的宣傳也帶來強大的銷售業績。最高的時候,每天銷售量達3000件。
就在王總感嘆不負組織的期望,即將順利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時,突如其來的一場非典,完全摧毀了他的計劃。
這場非典,是中國人近半個世紀以來,第一次遭受的全球式的瘟疫災害,人們對它的恐慌是空前的,政府嚴格的防疫制度也是空前的。
財富酒廠重金打造的銷售網絡頃刻間癱瘓,所有銷售點人員被就地隔離,生產出來的酒一瓶也賣不出去,投進去的幾百萬營銷費全部打了水漂。
半年時間,賬上的錢只出不進,該收的錢也收不回來,單薄的家底,很快被掏空了。
按當時政策,王總有一條很好的退路,即關掉酒廠,回原單位上班。但如果這樣做,就徹底承認了自己的失敗,更完不成領導交給的任務。更重要的是,自己有退路,工人們怎么辦?鄉親們怎么辦?
倔強的王總選擇了堅守。
好在疫情并沒有持續多久,到了下半年,在國家各項政策的幫扶下,經濟得到了強勁復蘇,財富酒廠終于緩過勁來。
幾次挫折讓財富釀酒(集團)浴火重生,從主打單品到多品牌發展,財富釀酒(集團)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這次疫情讓王總痛定思痛:如果將資金全部用于營銷,而不放在提高產能、降本增效上,企業前重后輕,一旦遇到風險,就將是滅頂之災!
也就從這年開始,企業開始大幅提升釀酒技術和內部管理,土灶爐變成了天然氣爐,打糟機替換了耙梳,小型貨車代替了肩挑背扛……酒窖數量和年產量都翻了幾倍。
財富酒廠,再次成為茅臺鎮的頂流。
(圖:王總深入車間,與工人們一起研究提高醬酒品質的方法)
然而,企業剛緩過勁來,中央八項規定正式頒布,黨政機關、國企央企狠剎吃喝風、浪費風,民間也自覺以八項規定約束自己。
一時之間,作為快銷品的酒類市場,受到嚴重沖擊。整個茅臺鎮酒企,大到茅臺集團,小到普通酒廠,銷量一下降到寒冬。
作為主打中高端市場的財富釀酒廠,在這股浪潮沖擊之下,同樣不能幸免。不少同行紛紛破產轉行,王總迎來了創業以來的第二次低谷。
但與第一次打擊不同,作為黨員及前公職人員的王總卻十分擁護八項規定,甚至在企業內部組織大家反復學習相關文件。他認為,這是打掉酒類價格虛高、保持酒類市場健康發展的最好機會。
王總告訴大家,醬酒是老百姓釀出來的,最終還是要為老百姓服務,要讓普通老百姓也要喝得起咱們的好酒。
為此,財富釀酒廠再次轉型成為財富釀酒(集團),從主打單品,轉為基酒供應+高中低檔品牌,先后推出了龍人宴、財富旺、七和坊等子品牌。
“龍人宴”,主要用于家庭宴飲、祝壽、升遷、婚慶、祈福等場景。有家宴、福祿壽喜宴五款,價格親民。
“財富旺”已經運營了22年,因為朗朗上口,在客戶中流傳甚廣。有財旺、福旺、運旺、人旺、家旺五款,分別代表對家庭和個人興旺發達的祝愿。
天和、地和、人和、情合、義和、味和、財和,是“七和坊”的品牌內涵。飲七和坊,和氣生財;品七和坊,惠風和暢;酌七和坊,民和年豐。
有了對技術的升級改造和子品牌的加持,經過兩三年的調整,財富釀酒(集團)銷售不降反升,受到消費者和同行的一致夸贊。
面對三年疫情,財富釀酒(集團)整合升級,修煉內功,實現了鳳凰涅槃
然而,做企業注定不是一帆風順的。
2019年底,武漢爆發新冠疫情,這次疫情比起2003年的非典更加可怕。短時間內,就從一個城市傳到另一個城市,很快全國、全球都有了感染人數,數百萬人為此失去了生命。
與非典不同的是,這次疫情不僅來勢洶洶,而且持續時間特別長,一月過去了,一年過去了……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么樣,沒有人知道什么時候會結束,對各行各業經濟和心理都是一次重大打擊。
為了抗疫,全國、各省、各市、各鄉,甚至各村都進行封閉式管理,一人出現陽性,周圍人群都要全部隔離。
2003年非典僅影響了銷售終端,但新冠疫情卻直接影響了生產、銷售和經營,酒運不出去,原料運不進來,工人不敢回家,回家就進不了廠,好多人只能搬起鋪蓋睡在廠區……
財富釀酒(集團)同茅臺鎮的所有民營酒企一樣,都在經歷著一場大考。這次大考不僅拼忍耐力,更拼的是財力和聚焦力,就看誰能抗過這次漫長的寒冬。
不斷有身邊酒企倒閉、企業家破產的消息傳來,財富釀酒(集團)的處境也一天比一天嚴峻。由于疫情前將資金全部投入了生產,該賣的產品賣不出去,該收的酒款收不回來,3年寒冬很快將現金流消耗怠盡,最困難時,員工工資發放都出現了困難。
王總咬咬牙,低價賣掉了鬧市區的兩套房子,給工人們發了拖欠的工資,并含淚告訴他們:疫情不知什么時候結束,大家如果想離開,集團可以給大家一筆費用,去尋找更好的去處。
但上到跟了財富釀酒(集團)30多年的老員工,下到剛入職不久的新員工,卻無一人離開,他們說,集團就是我們的家,只要集團還需要我們,我們就永遠不走!
2023年元旦,長達3年的疫情終于結束了,由于有了新老員工的支持,財富釀酒(集團)終于抗過寒冬,迎來春天。
這次疫情,再次讓財富釀酒(集團)及王總鳳凰涅槃,他意識到,家族企業雖然有人心聚集、溝通成本低等優點,但面臨嚴峻考驗時,卻也暴露出不能緊跟市場形勢、開拓創業精神不足等短板。于是,他和創業元老及家族老人商量,進行了三大板斧改革:
第一、引進高級管理人才,對公司進行全方位的長遠規劃、品牌塑造、科學安排,讓科學制度代替人情管理。
第二、讓職工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中來。職工與企業不再是單純的聘用與被聘用關系,而是每個人都是集團的一分子,都可以對集團建設提出合理化意見,甚至參與到產品銷售當中,實現全員管理,全員營銷。
第三、對硬件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先后投入了一個多億,對工廠進行了擴建,對消防設施、環保設施、廠房窖池、生產設備進行了升級換代,目前,財富釀酒(集團)各項指標,完全達到一流酒類企業標準。
成立黨支部、黨小組,打造兵車間,兵小組,設立殘疾人專崗……財富釀酒(集團)不僅升級硬件設施,更提高企業文化
對企業升級改造不僅停留在硬件和管理上,還必須深入到企業文化中!
(圖:王總經常到車間,了解工人們的所思所想)
深知茅臺鎮歷史的王總明白,是中央紅軍改變了茅臺鎮的命運,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他們這批民營企業家才挺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始終屹立不倒。
仿照毛主席支部建在連上的先進做法,財富釀酒廠改成財富釀酒(集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企業黨支部和黨小組,企業創始人、核心骨干全部是黨員,不論是企業經營、社會責任,還是遵紀守法方面,都必須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
作為軍人的后代,王總更深知軍人的鋼鐵意志和嚴格紀律,對企業是一種多么寶貴的財富。此外,軍人在風華正茂的時候,守邊關、灑熱血,退伍之后,作為民營企業,也有義務和責任為他們二次就業提供崗位。
因此,集團主動與當地退役軍人局聯系,引進了大量優秀退伍軍人,成立了兵車間,兵小組,有了兵主任、兵經理、兵班長、兵工人,并成立了軍人先鋒隊。如今,他們已經成為了集團的標竿和表率。
殘疾人是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身體有殘疾,生活更加艱難。王總永遠記得下海創業時領導的叮囑,必須發揮黨員作用,盡最大的社會責任。
從財富釀酒(集團)誕生之日起,企業就配合當地殘聯,凡是能用的崗位,也會盡量安排殘疾人。今后,還將繼續推出更多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
在財富釀酒(集團)的榮譽室,記者看到兩幅對聯:“財富釀酒,釀造財富”“財富旺八方,龍人宴四海”,這不正是財富釀酒(集團)的真實寫照嗎?
財富二字,擁有豐富的內涵,對我們每個人而言,它代表者金錢財富,但財富釀酒(集團)的“財富”二字不僅于此。它包括精神財富,代表著社會擔當,感恩回饋;還包括理想財富,代表著醬酒新貴,精品傳承;也包括思想財富,代表著千古不朽,萬世流芳;更包括道德財富,代表著幫助弱小,傳播愛心。
走出財富釀酒(集團)剛落成的辦公大樓,夕陽將茅臺鎮高高矮矮的大小酒廠染上一層金色余輝。一輛接一輛的黃色大卡車,轟鳴著從山腳開往山頂,從山頂又開往山腳,將原料運進來,將美酒運出去。
(圖:財富集團新貌)
“明天,又是一個艷陽天。”王總看了看天邊那片彩云,堅定地對記者說,然后帶著技術員,一頭扎進了生產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