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教育科技數據應用研究獲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認可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暨全國教育統計與測量學術年會于8月11日-13日在華南師范大學順利召開。大會吸引了海峽兩岸暨香港的409名學者現場參會,與會者來自70余所高校、10余家考試院以及相關企業,包括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臺北教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學者,以及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微軟亞洲研究院等教育和心理測評機構的眾多代表,共同分享創新成果。作為教育信息化行業測量評價研究領域的代表,一起教育科技測量與評價研究院團隊受邀參加會議,并在大會發表5篇文章,其中過程數據應用于錯因分析的研究榮獲大會“青年學者優秀論文獎”。
據悉,本屆研討會由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統計與測量分會、中國心理學會心理測量專業委員會與中國測驗學會(臺灣)三家學術機構聯合發起,為兩岸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溝通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同時,也強化了兩岸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為兩岸學術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浪潮下,心理與教育測量正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這一次精彩的學術盛會,定將為兩岸學術研究與合作鋪就更為堅實的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本次測量盛會的獲獎企業,一起教育科技在多年數字化轉型實踐中,一方面在教育監測及數據服務保持了行業優勢,另一方面也拓寬了教育評價在教育領域的價值范疇,將“評”融于教與學、將“評”用于教與學。

在國家推進教育信息化從三通兩平臺到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指引下,一起教育科技測量與評價研究院理論結合實踐,證明了教育評價在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的三大作用:頂層系統設計指引智慧教育產品方向;科學數據應用助推數據輔助教育決策;連結數字變革、教育理念及教育實踐。
第一,頂層系統設計指引智慧教育產品方向。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目標之一是將業務數據化,數據可量化。教育評價在很多場景中就是發揮這樣的作用,即在評價目標的框架下,應用多種數據形成評價指標,為教育教學決策提供依據。因此,在智慧教育的產品設計中,就需要依托評價進行頂層設計,以終為始地進行設計功能、開發算法等。一起教育科技將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業務數據經過數據治理、建模、驗證,由符合區域教育理念的評價框架指引智慧教育頂層設計,實現有倡導、有實踐、有監控。
在過去的兩年中,一起教育科技在多個合作區域探索了評價指引頂層設計的智慧教育項目轉型。在上海市閔行戰略合作項目中重點支持區域教育治理的突破性變革。在閔行區的教育理念倡導下,一起教育科技基于過程數據挖掘建立了集教學規范、教學研究、教學效果三大主要方向的教師評價體系,并結合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周期性教學指標數據,引導教師及時解決教學問題,挖掘數據發現,實現精準教學。
在上海市長寧區的“活力教育”理念指引下,一起教育科技與其共創了“三力評價體系”,以“三力指數”落地長寧區“活力教育”理念,并形成了區校兩級的活力教育看板,每月、每學期評價學校、班級,引導教師關注學生的學習力、生命力和解決力。同時,長寧區以原有區本作業為主,借助一起教育科技的測量與評價技術,支持區域教研的題庫資源供給。
另外,針對多個合作區域的共同訴求,一起教育科技還設計了助力教育模式變革的教學工具,包括共性問題解決、分層作業設計、個性化學習指導等,幫助教師由看數據到用數據,提升教師應用數據的能力。通過數據篩選共性問題,設置分層特性,甄別個別學生的習慣或學情問題,從而將教育數字化轉型落到管理、教學、教研與學習。
第二,科學數據應用助推數據輔助教育決策。教育評價為教育數據輔助決策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基礎。測量與評價發展至今,已不再僅僅是評估學習成果的工具,而是一個涵蓋“評價為了學習、評價作為學習、評價學習結果”的綜合領域。其嚴謹的研究范式在數據資產如此豐富的信息化過程中,保證了數據輔助教育決策的準確性與科學性。這涉及教育與心理理論、測量工具開發技術、算法研究與驗證的范式等諸多方面。可以說,如果沒有教育評價,那么數據只是數據。
一起教育科技通過不斷研究與實踐,逐漸形成了以學生核心素養和教師專業素養為中心,立足以評促教的發展性評價視角的數據產品,其中推出的典型應用包括:在每次統一作業的智慧筆數據報告產品中,分析基于客觀數據的作業質量標準和錯因分析,為教研活動提供了豐富數據,有效幫助教師進行提升決策;而對于階段性的多次作業數據,各角色報告則聚焦于學生分類、以及各類別學生學科素養的薄弱與優勢、行為品質畫像,以形成具體的改進建議;在教師專業素養方面,典型成果是基于云課堂與智慧筆數據形成的課堂教學助手以及課后反思報告,幫助教師從課堂實施、目標達成、課堂氛圍等多方面提升課堂質量。
第三,連結數字變革、教育理念、教育實踐。教育評價在業務中是數字技術變革、教育理念革新與一線教育實踐的綜合體,發揮了連接各領域的樞紐作用。如今公認的教育數字化轉型方向大多圍繞應用,缺少評價,因此存在“教育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教育理念很難落地,一線教師在應用產品時缺乏目標,并存在多產品之間的數據相互隔離現象。
一起教育科技測量和評價研究院在近幾年的教育數字化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跨領域合作的經驗,通過產品和服務整合技術、理念、實踐,實現數據的上下流轉,讓數據推動理念,讓理念指導實踐,讓實踐生成數據。通過與大數據部門密切合作,實現了業務之間數據的互通互連,同時積極探索先進算法的應用,平衡AI能力與教育解釋性,研討最新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的可能。
一起教育歷經十余載,專注于讓學習成為美好體驗。在智能技術浪潮迭起的當下,一起教育科技以測量與評價研究賦予了教育數字化轉型新的實踐路徑,為軟硬件注入了數據應用與流轉的血液。一起教育科技將在今后的數字化轉型實踐中,不忘初心,研究和探索更加精準、豐富、易用的評價產品與服務,助力教育評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