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名家藝術作品展(詩歌專輯)
中國當代名家藝術作品展(詩歌專輯)
1丁培恭
丁培恭,中學就讀重慶一中,四川大學數學系畢業,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出生入死,在震中地區經歷1976松平7.2級大地震,四川阿壩州勞動模范。
愛好文學,2017和2018年分別有兩篇散文在《四川文學》發表。中國散文網高級詩人,中國詩書畫家網高級詩詞家,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世界漢語作家協會金牌會員。在中國散文網舉辦的全囯詩文聯賽和文學大賽中榮獲特等獎、金獎、一等獎三十多次。
2023年4月28日中央電視臺cctv華夏之聲官網以“教育界的勞模詩歌界的名人丁培恭”為標題,發表了我的六首詩歌。
《春光曲》
一夜春風
吹綠了一江春水
吹綠了岸邊楊柳
芳草萋萋櫻花燦
人面桃花映紅開
春天象風姿綽約的少女
一路歡歌 凌空飛舞
春天象婷婷欲放的花蕾
嬌艷欲滴 嫵媚可人
春天揮灑燦爛
讓萬紫千紅撲面而來
春天擁抱山川
讓綠水青山綻放精彩
啊,春天
讓人滿懷希望
讓人憧憬未來
啊,春天
你把希望留在人間
依然前行
迎接玉樹臨風的夏天!
2陳軍
陳軍,筆名:野風。中共黨員,金融專業高級經濟師。世界文化名人,中國當代著名詩人,優秀文學家,人民藝術家,CCTV中央電視臺禮賓書金牌編輯,中國當代詩歌研究院客座教授,諾貝爾文學研究院榮譽院士,世界漢語作家協會·國際文學研究院榮譽院士。
《七律?牛年詠牛》
煦陽化雪入河江,可愛金牛壯志昂。
放眼千丘無止境,奮蹄萬不離鄉。
春天俯首耕田野,秋夜抬頭嗅谷香。
食草臥棚甘奉獻,只求世界莫缺糧。
2021年9月19日 于荊州
《七律?情未老》
——為陳軍、謝燕結婚舊照題詩
人民畫報映雙顏,浪漫鴛鴦入眼簾。
海誓山盟同命運,軍歌燕舞巧姻緣。
銜泥育子和風暖,服役安國美夢圓。
閱盡滄桑情未老,相陪臨近五十年。
2022年6月16日 于荊州
《七絕?初戀女春思》
陽春三月雨煙繚,癡戀情思涌似潮。
子夜推窗偷問柳,青枝何日可牽桃?
2022年3月25日 于荊州
3賓小儀
廣西博白人,本科就讀于華南師范大學,研究生就讀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喜歡詩歌、喜歡音樂、喜歡旅行,喜歡一切美好的事物,大美至善、小美怡情,愿以詩歌和大家共享世間的美好。
《月亮將自己吞掉》
風沙抹去月的皎潔
將星星葬于高寒之巔
一顆一顆 零落天涯
水泥張開巨口 吞噬泥土
鮮花 野草 吞噬稻香和蟲鳴
欲望構筑 一座陰暗的城堡
手機將生活撕裂 靈魂刺穿
生命的軌跡變成一串串數字
亙古的追求被晾在窗臺風干
太陽掉下神壇 變成暴君
人們躲進空調里 指點江山
童話的世界 四季如春
是誰 帶走清澈的小溪
剩煩躁的魚兒撞破石頭
綿延的血脈沖入九霄
是誰 將彎彎曲曲的小路
拉成一條公式 路好走了
卻不知該走向何方
有誰惆嘆 岸邊喪氣的垂柳
釣不回殘血的夕陽 升起的月亮
一點一點將自己吞掉
4鄭書曉
女,詩歌和散文發表在《家國情懷·翰墨飄香》《中華詩詞集萃》《中國當代詩歌大辭典3》《當代華語詩歌精華》《愛我中華》大型有聲詩集,《參花》《綠風》《散文詩》《中華辭賦》《四十年文創成果精品選粹》《中華民族文學百年傳承精品匯編》《世界名人錄·文學藝術卷》等雜志和選本。已出版《我的花園 》《時光吟》《時光詩冊》等。
《隨想》
如果我的心還停留在夏天
秋天的存在,就離我很遠
遠到我忽略秋分已把晝夜平分
我,還想著夏天的蟬鳴
在樹與樹之間回蕩
炎炎夏日,有暴雨灑落窗前
我從記憶的深處
截取還未褪色的印記
讓它們芬芳在指尖
又或許,那不過是寫給時光的信
遲遲地,還未抵達下一站季節
于是,任憑思緒走走停停
我站在窗前凝視風景
想象一場云淡風輕:
心動,歲月匆匆疾走
心不動,季節就被挽留
5陳艷娟
陳艷娟,字鴻雁,號幽蘭,現居廊坊,喜歡養花,詩詞, 作品多次在詩詞賽中獲得過優秀獎,被編入多部名人詞典,收入大數據庫。
《長相思》
早一程,晚一程,星辰明月伴程程,一路好風景。
早也冷,晚也冷,圍脖手套加披風,風侵眼半睜。
《暮春》
春盡不覺曉,
滿城絮亂跑,
花隱果霸枝 ,
靜待金秋到。
《行香子.》
高樓幢幢,街道如網,沐晚風愜意閑逛。
公園一角,亭臺照塘。
荷花菡萏,錦鯉跳,蜻蜓忙。
登臨山巔,極目眺,水榭長廊,松濤陣陣,柳舞霓裳。
驚鴻掠影,蝶雙飛,斷草香。
6
雪落后坪
(重慶)崔榮德
烏江水,一鍋鍋翻滾
在崔氏餐館,我手執杯盞
一口又一口苦蕎酒
把我的人生
推向濃烈
村莊、道路、山野、河流
總算熬到了今天,鬢發
漸漸斑白
愛我的、恨我的、我愛的、我恨的
都躲進了冬天,外面的世界
白茫茫的,空空如也
我在這個世界活著,別人也在活
只不過我們活的方式不同
就像我酒杯中的事物
歪歪斜斜,但純潔
而清亮
崔榮德,重慶酉陽人,當代詩人,教師。曾結業于魯迅文學院,著有《低處的樹說》《逆光行走》《山中,鈴聲為誰而鳴》《杏壇漫步》等15部詩歌小說教育專著。部分作品被譯為英、韓、馬來西亞等多國語言文字。紅土地文學社發起人,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理事,中國中央電視臺CCTⅤ《藝術名家》欄目組特聘藝術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