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堅守崗位 詮釋“別樣團圓”——記中建筑港裝備工程公司船員
他們是一群常年進行海上作業,致力于港口建設行業的中建筑港人,他們是一群敢于拼搏,敢于追夢的中建筑港人。在浩瀚的大海上,他們把青春全部奉獻給自己的事業。在寬廣的藍天下,他們用堅強的意志,用對事業的無限熱愛勾勒著美妙的精神樂章。而在平凡的人生中,他們用奉獻的信念,用勤勞的汗水書寫著不平凡的人生歷程。
他們就是中建筑港裝備工程公司的船員,用青春和汗水、奉獻與拼搏助力公司成就女島港升級改造項目、國家深海基地項目等多個匠心品質工程,用芳華在祖國1.8萬公里的海岸線上揚起“中建海軍”的大旗,書寫著中國建筑水工品牌崛起的華章……
作為國家“十三五”口岸發展重點工程、國家海關總署以及山東省政府重點督導項目,女島港升級改造項目意義重大。公司參與女島港升級改造項目施工建設的時間段,正是三九寒天,施工海域白冰結岸,船員們在甲板施工,海浪打在棉衣上,寒風一吹立刻就結上冰霜。而碼頭類施工有著極其精準的時間要求——沉箱出運必須在漲潮時進行,退潮時安裝完成,如何合理安排精準化施工就顯得尤為重要。“中建半潛駁1”施工船組會同項目其他工作人員,在做好安全工作和保溫措施后,抓住每一次施工機會,從凌晨開始作業,連續工作至天明,不懼嚴寒,循序漸進,各船組有序配合,嚴控進離場時間,最終順利完成搶工節點目標,磨煉了船組人員不畏困難的堅韌品質。“優秀的團隊,鍛造于多年如一日的精品工程建設中;精品工程的呈現,得益于團隊精益求精的嚴格要求。”一位老船長這樣說到。
在國家深海基地項目建設時,面臨海上施工區域狹小、施工作業受天氣影響因素大、沉箱長距離拖運安裝等眾多問題,為了將工程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半潛駁船組經過多次實驗后,采用了難度系數極高的“水下過駁”施工工藝。同時由單次拖運一個千噸沉箱改進成單次拖運兩個沉箱,沉箱拖運次數由之前的30次降低至15次,工期節省了40余天,施工成本降低了50%,還減少了50%的船舶作業污染物排放量,得到了業主的高度贊揚。
近日,山東省某船廠整體搬遷擴建項目一期工程全部安裝完成,本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新廠產業布局,提高船舶生產及修造能力。“中建半潛駁1”船組全體人員在參建過程中深耕流程技術把控,密切聯系項目人員,群策群力確保工期。該項目所在的施工水域進出港船舶較多,施工船舶密集,水域相對狹小。外部船舶每次進出港都在1小時以上,而半潛駁起錨和下錨就各需要1小時,留給船組施工作業的時間須臾而逝。面對這一時間爭奪賽,船組人員經過反復模擬實驗,將施工流程精確到分,歷時19天的全身心工作投入,提前11天完成全部14個大型沉箱的出運,為后方回填及上部結構施工提供工作面,有效保障了整個項目的施工節點。
近年來,中建筑港裝備工程公司堅持以專業化發展鑄就精品工程、以創新性技術攻堅施工難點。在海上施工過程中,創新采用了“起重船助浮工藝輔助沉箱出運”“利用軸線車完成大型導管架裝半潛駁”、“無搭岸調載結合氣囊滾運方式裝駁”等先進技術,破解了多項行業內施工難題,取得了“一種氣囊式沉箱出運防護裝置”“一種新型錨絞機構”“一種新型筑港沉箱吊具”等多項實用新型專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雙節來臨,本該是舉家團圓的日子,然而勤勞的“中建海軍”們依然像往常一樣堅守崗位,奮戰在水上施工的最前線。他們遠離陸地,單調的餐桌上沒有象征著團圓的月餅,甚至沒有向家人報平安、送祝福的手機信號......
“我們船員的中秋節就是大家在一起聊聊天,嘮嘮家常,施工結束后全船人員聚在一塊包水餃,在祖國華誕的特殊日子里,能堅守在一線為祖國水工建設添磚加瓦,我們也有一種別樣的榮譽感!有公司的節日關懷,工作雖然繁忙,大家心里都是暖暖的!”一位年輕的船員激動的說到。一碗簡單的水餃,見證的是船員們海上漂泊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苦與樂,更見證了全體船員之間深深的情誼和關懷,見證了一位位時代勞動者在成就自身夢想,成就時代夢想過程中的那份偉大。
據了解,中建筑港集團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全球最大綜合投資建設集團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集投資、設計、建造、運營于一體的專業化公司。而中建筑港裝備工程公司作為公司水工版塊的重要支撐,多年來,始終堅守在港航建設的第一陣地,近年來先后參建國家深海基地、國家科考基地、國家海洋維權執法基地以及青島東方影都、大連泛海等一系列軍用工程和大型民用工程。榮獲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全國水運系統“安全優秀船舶”等殊榮,還獲得了“全國百強船員”“山東省優秀船員”和青島市“工人先鋒號”等多項榮譽稱號。不間斷的南征北戰、東拼西闖,鍛造出一支能打勝仗的“中建海軍”勁旅。(通訊員:溫明波 鹿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