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清華國際肝癌診療論壇暨釔90國際交流論壇在京召開
4月27日,2024清華國際肝癌診療論壇暨釔90國際交流論壇在京舉辦。論壇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肝膽胰外科專業委員會共同承辦,《中華消化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iLIVER 編輯委員會共同協辦。論壇邀請了來自中華醫學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清華大學領導及7個國家(地區)的肝癌領域知名專家及學者參會,圍繞肝癌創新診治和釔90精準內放療,分享先進臨床診療經驗以及創新治療手段等。
大會開幕式環節由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魏來教授主持。大會主席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董家鴻院士、山東省腫瘤醫院于金明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夏強院士分別發表致辭,寄語同道們齊心協力加強肝癌基礎研究和創新診療技術,以期實現提高肝癌五年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的目標。
董家鴻院士致辭
于金明院士致辭
夏強院士致辭
隨后,清華大學校副校長王宏偉、中華醫學會副秘書長王大方、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會長何振喜逐一致辭,指出我國肝臟腫瘤防治的形勢之嚴峻,創新診療方式以提高生存率對于患者之迫切,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充分交流,匯聚共識,齊心協力,共同為肝臟腫瘤事業向前發展貢獻力量。
策略革新:全球視野下的肝癌突破
學術報告環節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毛一雷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尹大龍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黃志勇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吳泓教授共同擔任主持。
東京大學醫學部長谷川潔教授、韓國首爾延世大學附屬醫院Seung Up Kim教授、首爾大學醫學院內科和肝臟研究所Yoon Jun Kim教授等分別分享了“可切除高復發風險的肝癌患者新輔助治療VS術后輔助治療”“乙肝病毒相關性肝細胞癌風險預測”“肝癌介入治療的韓國進展”等學術報告。
思想火花:肝癌診療領袖創新對話
肝癌診療創新對話由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雷達教授主持,深圳市人民醫院鮑世韻教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李濤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剛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崔云甫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劉瑞寶教授、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馬寬生教授共同圍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袁玉峰教授的演講“肝癌診療創新技術”展開討論。
創新對話
聯合前沿:肝癌轉型治療的新紀元
本環節由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韓國宏教授、遼寧省腫瘤醫院劉也夫教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翁山耕教授共同擔任主持。溫哥華總醫院劉明德教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曹明溶教授、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盧倩教授分別分享了“選擇性內放射治療:治愈不治之癥”“釔90在肝癌治療中的應用及典型病例”“釔90橋接肝移植的國內外進展”的報告。
前瞻探索:肝癌治療的突破與展望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青光教授主持的專家對話中,與黃成教授、李相成教授、彭利教授、張輝教授、李啟勇教授、姜楠教授、張琳教授、張中林教授,共同圍繞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馮曉彬教授帶來的引導性演講主題“釔90的應用現狀與展望”展開討論。
專家對話
領航啟示:領航肝癌診療發展新篇
一直以來,清華大學設立的杰出訪問教授項目,發揮著學術引領作用,對于促進人才交流、成長,提高醫學教育水平起到關鍵作用。為了賡續清華大學的優良傳統,會中舉行了清華大學杰出訪問教授及iLIVER雜志共同主編聘書頒發儀式,分別授予Pierre-Alain Clavien教授、陳肇隆院士清華大學杰出訪問教授及iLIVER雜志共同主編。會上還啟動一項數字化創新性的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深入探究釔90和“靶免”方案的肝癌治療效果。
新加坡國立癌中心Pierce Chow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馮曉彬兩位大會執行主席,攜手3個國家4個地區的十余家中心及數智化臨床研究支持單位,共同啟動STRATUM國際多中心研究。
聯合共贏:跨界聯動治療創新路徑
隨后的環節中,多位專家就肝癌的跨學科治療展開探討,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呂毅教授、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李玉民教授、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李強教授、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呂國悅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曾勇教授、劉昌教授共同擔任主持。
董家鴻院士、陳肇隆院士、Pierre-Alain Clavien教授、夏強院士、Pierce Chow教授以及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醫院的國土典宏教授分別帶來主題報告分享。
理念引領:塑造診療視野新思維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鄒英華教授作為主持人在專家對話環節中,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陳擁軍教授、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溫浩教授、遼寧省腫瘤醫院華向東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曾昭沖教授,圍繞溫浩教授的演講“肝癌診療創新理念”展開討論。
本次論壇邀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肝癌專家,圍繞肝癌治療創新技術釔90應用等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共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先進的臨床經驗,以此為契機融合創新理論與實踐,加強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共同分享經驗教訓,攜手推動肝癌攻克行動計劃和創新診療技術的國際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