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園:讓非遺“活”起來,讓文化“傳”起來
安徽省合肥市徽園景區,始建于1999年,占地300畝,是合肥最早AAAA級景區之一。2024年5月1日,閉園改造的“新徽園”重新展現在公眾面前,改造后的新徽園拆墻透綠,免費開放。其特別企劃活動“中秋奇妙游園會”通過傳統民俗和非遺文化的時尚表達,共吸引了超過7萬游客來到徽園,讓廣大游客在參與互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實現非遺與旅游的雙向奔赴。
9月15日至17日中秋假期,“中秋奇妙游園會”在徽園景區內隆重舉辦,上演了國家級非遺的皖南傳統民俗「板凳龍」!五路福神引路,80+位漢服同袍隨行,月圓之夜更是設置了水燈祈愿的環節,古老非遺煥發新活力,“潮流”與“傳統”碰撞出新火花。
板凳龍由人執木柄而動,每一板,皆承托人家心愿和祝福,寓意吉祥如意。每逢佳節或當地習俗日,村民們就會自發組織進行表演,成為當地群眾的一道“文化大餐”。此次百米長龍在徽園內盤旋起舞,恢弘振奮的鼓點、氣勢恢宏的板凳龍,讓游客們無須遠赴皖南古村,來徽園即可祈福許愿,一睹百年皖南民俗的魅力。
據了解,此次徽園邀請的板凳龍隊伍來自于黃山歙縣許村,他們的平均年齡在70+歲,卻仍然將板凳龍這項古老而珍貴的技藝攥在手中,不讓其隨時間而逝。板凳龍這一傳統技藝,正面臨著傳承的挑戰,多數年輕人尚未掌握或對此技藝知之甚少。作為非遺傳承人,板凳龍隊伍希望借助徽園演出將舞龍技藝展現給大家,讓根植在皖南大地上的非遺在新時代散發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徽園則期待通過中秋的現場演繹,點燃年輕人心中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之火,在非遺傳承中賡續文化根脈。
相較于傳統皖南村落中質樸純粹的板凳龍舞,徽園此次上演的板凳龍,還巧妙融入了更多現代時尚元素。
五路福神引領著皖南板凳龍,文曲星助才、月老牽線、財神賜富、嫦娥賜祥、玉兔送安,為中秋增添了一抹雅俗共賞的景致,引得游客競相圍觀和合影;世紀廣場上,舞者以精湛的舞蹈技藝獻上了一場場視覺盛會,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80+位漢服雅士翩翩匯聚,手持精致魚燈、絢爛花燈與俏皮兔燈,羅衣飄飄、怡然漫步于青磚黛瓦之間,感受風韻雅致的古典文化。
除此之外,徽園還再現了水燈祈愿的傳統習俗。圓月之夜,五路福神齊聚鳩茲碼頭,引領身著華美漢服的同袍與四方游客,共放河燈祈愿。不難看出,徽園“中秋奇妙園游會”實現了傳統文化年輕化、時尚化表達,讓文化資源被看見、被記住。
如今,徽園憑借豐富多樣的文化演出、免費入園的友好政策,吸引著八方來客,讓傳統文化與新奇創意“碰撞”,為游客們提供了多樣的文化體驗和消費場景,也在不斷推動非遺文化的時尚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