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三级网站在线观看_他也色在线视频_麻豆91在线播放_安眠药扒开女同学双腿玩弄_在线精品在线_97caopron在线视频

深度聚焦:7000億背后的陜京力量

2024-10-31 09:24   來源: 互聯網

作者/蔣萬全  葉可莊

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有一條能源動脈,它穿越黃土高原的溝壑,越過呂梁和太行山脈的巍峨,最終蜿蜒至繁華的華北平原。這條動脈,便是陜京管道,一項承載著國家能源安全與綠色發展的民生工程。自1997年9月陜京一線建成投運以來,陜京管道便以不懈的努力,將天然氣源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陜西、山西、河北、內蒙古、北京和天津等地,為沿線的社會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綠色動能。

2024年10月30日,國家管網集團北京管道公司發布消息:陜京管道累計輸氣量突破7000億立方米大關。這一成就,不僅標志著我國天然氣管道運輸事業的蓬勃發展,更在綠色發展道路上樹立了一座新的豐碑。

7000億立方米這一驚人數字,彰顯了國家對綠色低碳發展路徑的矢志不渝,凝聚了無數管道人的智慧和汗水,體現了陜京管道作為國家能源安全保障的堅實擔當。這一輝煌成就,不僅是對生態文明的深情踐行,更是驅動國民經濟、福祉民生的強大引擎,匯聚成一股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磅礴力量。

圖為北京管道公司北京分公司員工在西沙屯站巡檢,確保首都的天然氣供應保障。(蔣萬全攝)

       造福國計民生的陜京力量

陜京管道系統由陜京一、二、三、四線及永唐秦、唐山LNG等組成,構筑了“五”大進京通道和“七環”環京管網布局,管道資產總里程達5584公里,年輸氣能力800億立方米,儲氣庫調峰能力達23.5億立方米。經過33年的持續建設完善,匯集了我國四大油氣能源戰略通道中三大能源通道的資源,使陜京管道成為我國輸氣管網中功能最完善、資源最充足、保障度最高的重要樞紐。

國家管網集團北京管道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唐善華指出:“目前,陜京管道系統每天向管道沿線三省兩市一區70多座城市、1000多家大中型企業和1.2億人供氣2億立方米,最大日輸氣能力可達3億立方米,為首都提供了95%的天然氣供應,有力保障了首都的能源需求。”

自1997年9月10日陜京一線建成投運以來,陜京管道將來自陜甘寧、新疆、中亞和俄羅斯的天然氣,以及我國從海上能源通道進口的LNG,輸送到京津冀等經濟發達地區,為保障首都能源安全和綠色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7000億立方米天然氣,這不僅僅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更是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若按一個3口之家年消費280立方米天然氣計算,這7000億立方米天然氣足夠100萬個3口之家用上250年,1000萬個3口之家用上25年。

以北京為例,作為一個人口超過2000萬的超大城市,2023年天然氣消費量為240億立方米。那么,7000億立方米天然氣足夠這樣一個城市使用超過29年。對于一個1000萬人口的城市則是58年,一個100萬人口城市可使用583年,而一個10萬人口城市更是能用上超過5833年。

7000億天然氣,不僅為沿線居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更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并帶動了數萬人就業。據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劉毅軍教授測算,從上游開發利用100億立方米天然氣對下游經濟發展直接和間接的帶動作用來看,7000億立方米輸氣量可累計帶動下游經濟發展總值35萬億元。“這一成績,無疑對我國綠色、清潔、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他感慨萬分地說。

不僅如此,從北京市到沿線地實施的“煤改氣”“油改氣”項目,到全面打贏“藍天保衛戰”,陜京管道以其安全、清潔、高效的輸氣能力,促進了沿線能源結構的優化調整,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

作為北京管道公司及其陜京管道的下游用戶,將天然氣送進千家萬戶——保障首都能源安全主陣地的負責人,北京市燃氣集團公司總經理許彤回憶道:“當年,北京用蜂窩煤到人工煤氣,再到天然氣,無論從安全、污染、規模來說都不能跟今天同日而語。從天然氣事業發展來說,我們國家用20多年時間走過歐美國家200多年的道路,這都歸功于陜京管道系統對北京能源轉型的有力支撐。”

許彤還為我們算了一筆賬:“7000億方天然氣對首都來講,意味著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超過了歐美發達國家水平;也意味著北京3萬多蒸噸煤改氣的完成,所有城市居民、20多萬農村用戶、90%以上采暖、每年410億多度發電用上了清潔能源。”

陜京管道的天然氣,對過去的用煤大戶——北京燃氣熱電系統而言,同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北京京西燃氣熱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萬軍向我們分享道:“我們的企業歷史可追溯到百年前的石景山發電總廠,是北京乃至全國電力工業的搖籃。京西熱電于2014年10月全部投入運營,10年來消耗天然氣達112億標方,發電量542億千瓦時,供熱量超過7000萬吉焦。替代了原石景山熱電廠燃煤機組,每年壓減燃煤294萬噸,減排二氧化硫近500噸,消減幅度超過97%;減排氮氧化物1100噸,消減幅度近73%。”

冬季供暖作為關乎我國民生的頭等大事,其改革舉措備受矚目。隨著煤改氣工程的推進,使得天然氣鍋爐逐步取代傳統燃煤鍋爐,不僅極大改善了環境質量,更帶來了供暖方式的翻天覆地變化。

談到燃燒鍋爐煤改氣帶來的優勢,北京熱力海淀分公司雙榆樹供熱服務中心主任石立新進行了詳細闡述:首先,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其燃燒所釋放的污染物顯著低于煤炭,對減輕空氣污染、提升城市環境質量具有積極作用。其次,天然氣鍋爐的熱效率普遍高于燃煤鍋爐,無需防塵輔助用水及燃料輸送等附屬設備的電力消耗,實現了更經濟的能源利用與運行成本的降低。再次,天然氣鍋爐具備較高的自動化水平,操作簡便快捷,減輕了人員勞動強度,實現了更精確的溫度調控,增強了供暖和生產流程的穩定性。此外,天然氣供應體系相對穩固,其運輸與儲存過程安全且便捷,確保了較高的運行可靠性。同時,天然氣鍋爐無需煤灰堆放場地,節約了土地資源,且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噪聲較低。最后是天然氣燃燒過程中很少產生灰分與雜質,對鍋爐內部構件的磨損與腐蝕影響較小,從而降低了維護與保養的成本。

如今,陜京管道輸送的天然氣已深深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安全、清潔和環保。陜京管道,正以其綠色貢獻,助力人們實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前我們農村燒水、做飯、取暖等等都用煤炭,家里到處都是灰,村子道路上也是煤灰,空氣也不好,還有人因取暖而一氧化碳中毒的意外事件發生。自從我們換上天然氣后,簡直太方便了,不用出爐灰,安全省事又省心,干凈多了,孩子們也不用受罪受污染了。而且,整個村子環境都變好了,空氣也清新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品質跟原來燒煤的時候比,區別簡直太大了,真是太好了!” 北京市大興區北臧村趙家場村村委會書記翟紹同滿懷感激地告訴我們。

陜京管道的建設發展,始終與國家的綠色發展理念緊密相連。從治理首都大氣污染,到“雙奧之城”的綠色能源保障,北京管道公司以其科學的管理和先進的技術設備,確保了天然氣供應的穩定可靠,贏得了國內外一致贊譽。天然氣在北京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從1997年的0.5%提升至目前的35.8%,北京由此成為全球第二大天然氣消費城市,帶動了我國天然氣市場的成長發育和繁榮發展。

這樣的陜京力量,如浩蕩春風,造福國計民生。它匯聚清潔資源,優化布局,為國家的建設發展和繁榮昌盛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這片熱土上,無數夢想因陜京力量而綻放,民眾生活因其潤澤而日益美好。這是一股溫暖而強大的力量,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千家萬戶,書寫著時代的輝煌篇章。

2024年9月14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會期間,北京的藍天白云如油畫般精彩。(蔣萬全攝)

驅動科技創新的陜京力量

陜京管道輸氣量突破7000億大關,彰顯了科技力量的硬核支撐。從我國首條自動化管道到全國產化集成應用,再到智能運行的創新突破,科技創新持續不斷推動陜京管道的跨越發展,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智慧管網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

陜京管道不僅是我國天然氣輸送的重要通道,更是在我國油氣管道生產運行能力、技術創新、智慧管網、先進理念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始終向一流邁進。

據中國石油工程材料研究院執行董事劉亞旭介紹,1997年建成的陜京一線,在我國管道建設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是我國油氣管道歷史上第一條長距離、高壓力、自動化大口徑管道,它采用X60鋼級、660管徑和6.4兆帕壓力,年設計輸量33億方,從此拉開了我國大規模建設大輸量高壓管道和大規模實現城市天然氣氣化的序幕。

劉亞旭進一步闡明:“在陜京一線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礎上,我國通過科技攻關,成功建成西氣東輸一線、陜京二線和陜京三線,采用X70\1016管徑和10兆帕壓力,年設計數量達到120億立方米。2011年6月建成的西氣東輸二線,進一步采用 X80 \1219管徑和12兆帕壓力,年輸量達到300億立方米。2019年12月建成通氣的中俄天然氣東線,年輸量達到380億立方米,成為世界上陸上輸氣量最大的管道。”

“建設陜京一線時我們是與國外合作,從設計到裝備和材料都依靠進口。之后,隨著西氣東輸一線、二線的相繼建設,我們通過自力更生,中國油氣管道工業在管道勘察、設計、大口徑高鋼級鋼管、大功率壓縮機組和高壓輸送技術等國產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中國管道建設技術實現了進入世界第一方陣的跨越,而陜京四線是我們國產化工業應用的一大集成。” 中國工程院黃維和院士在接受采訪時,著重介紹了這一偉大歷程。

作為我國首條全國產化集成應用——也是首條全部采用國產大功率壓縮機組的天然氣管道,陜京四線自建成投產以來就承載著保障能源安全、推動技術創新的重要使命。

唐善華董事長介紹到,2021年,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在國家管網集團科技數字化戰略藍圖下,北京管道公司黨委選定托克托作業區作為先鋒試驗田,開啟“國產壓縮機組智能控制提升研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拉開了智能控制技術自主創新研發的序幕。

歷經3年不懈努力,項目團隊針對進口壓縮機關鍵模塊控制邏輯與程序代碼的“黑匣子”難題,另辟蹊徑,通過定位并改造150余個關鍵控制節點,實現控制程序代碼超過90%的重構。尤其在壓縮機組并網耗時方面,從國際頂尖設備的225分鐘縮短至15分鐘,僅為前者6%,實現質的飛躍。

在此基礎上,托克托作業區首次將人工智能應用在壓縮機組的在線控制,通過神經網絡對壓縮機性能進行精準建模,準確預測和優化壓縮機最優運行狀態,指導操作人員做出決策。智能工控機在實驗室離線學了21100條歷史數據,落地托克托作業區后智能系統又自主學了12201條實時在線運行數據,隨著智能系統自我學的深入,準確率得到進一步提高。托克托作業區由此成為中國第一個實現國產壓縮機組壓氣站待機值班的作業區。

作為這一科技攻關項目的負責人,北京管道內蒙古輸油氣分公司托克托作業區副主任王志勇最有發言權,他為我們解鎖了其中內核:“我們對DCS系統進行了高級自動化升級。在此基礎上,首次將人工智能應用在壓縮機組的在線控制,通過神經網絡對壓縮機性能進行精準建模,準確的預測和優化壓縮機的最優運行狀態,指導操作人員做出決策。不僅降低了運行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更為我國油氣管道的智能化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該技術在托克托站的成功應用,僅電費和天然氣方面就節約費用600多萬;機組并網時間由原來60分鐘降至15分鐘;兩年來,智能分析系統均能提前準確預測異常工況,并在200毫秒內自動適應、響應處置異常工況48次;值班人員無需監屏,每天可釋放5人用于現場運檢維,生產效率提高83.33%。截至目前,該智能系統始終保持安全平穩運行,已連續安全運行超過7000小時。

大連理工大學光電工程與儀器科學院副院長陳曉明教授給予高度評價:“該‘智能運行’項目是一個典型的‘人工智能+’——領先他人的工作,在壓縮機自動并機、利用神經網絡算法、對出廠性能曲線進行修正等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國天然氣工業技術創新的重要里程碑。”

陜京四線的“智能運行”,提高了國產壓縮機組的自動化水平、開發多個智能控制模型、實現天然氣管道壓縮機組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空白,為我國智慧管網建設發展提供了一個行業典范。

可以這樣說,陜京管道從“首條自動化管道”到今天的“壓縮機組智能運行”先鋒,是科技進步與創新賦予它的新質生產力。

這樣的陜京力量,又是科技創新的引擎。它點燃智慧的火花,驅動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在陜京人的不懈努力下,科技創新成為推動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讓未來充滿無限可能。每一項技術的突破,都彰顯著陜京力量的智慧與擔當。

 北京管道公司內蒙古分公司托克托作業區智能運行團隊在現場研討冬季保供工作。

激發市場活力的陜京力量

陜京管道系統供氣突破7000億立方米,不僅得益于管網基礎建設和管道科技進步,更得益于國家管網改革開放催生成果,有力保障了綠色低碳發展對清潔能源的迫切需求。

陜京管道輸氣量由建成投運之初的每年2 億方逐年遞增,截至目前累計輸氣達到7000億方。陜京管道管輸量第一個100億方用時10年,第二個100億方用時4年,之后平均每3年跨越一次。2023年,北京管道公司管輸商品量開創743億立方米歷史新高,同比上年增長率高達25.5%,一年內連續跨越600億方和700億方兩個大關,這一跨越的背后,是陜京管道“開門辦網”催生的活力。

唐善華告訴我們,2019年12月9日,國家管網集團在北京正式掛牌成立。此后,北京管道公司在集團公司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 “X(多方上游)+1(國家管網集團)+X(多方下游)”油氣市場體系建設,著力打造“公平開放大平臺”,充分發揮管網“1”的聯通作用,在原有基礎上,全面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石油、沿線各地燃氣企業和民營企業公平開放,不斷優化管網運營機制,提升服務質量,為上下游企業搭建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合作橋梁,從而激活了上游企業和下游市場活力。

2022年1月24日,陜京四線21 #閥室打開閥門,開始向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燃氣熱力公司下載天然氣清潔能源。這是北京管道公司在國家管網集團市場體系建設中首個投產的上下載項目。該項目從取得集團公司批復到投產,僅用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

2023年3月31日,陜京管道靖邊首站互聯互通改造項目投產,陜京管道與陜西省網輸氣通道從此打通。其雙向供氣功能可保障:在資源下載時,由陜京管道向陜西省網輸氣;在資源上載時,由陜西省網管道向陜京管道輸氣。其氣源主要為延長石油天然氣,滿足了延長石油的資源外輸需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同延長石油一樣,在陜京管道源頭的陜北地區,國家管網集團成立前不能進入陜京管道系統的陜西省當地的各方能源企業,從陜京管道開放開始,只要有需求并符合公平原則,都能從陜京管道上下載天然氣資源。陜京管道從此成為各方共用共享的“高速公路”。

在陜京管道馬場分輸站,一直以來只是單向為榆林中燃天然氣有限公司分輸。但隨著陜京管道的開放和當地資源勘探開發的進展,如今的馬場分輸站已成為各方資源上下載的“風水寶地”,吸引了來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地方及民營企業的目光,涵蓋了天然氣、煤層氣和頁巖氣等。

2023年9月22日,按照國家管網集團探索開展內陸LNG(液化天然氣)液廠“液賣氣交”新業務總體部署,北京管道公司積極組織商務推廣,利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及公司市場推介會契機,完成集團公司首單內陸液廠“液賣氣交”業務,為集團公司市場化商務運營再添新模式。

2024年1月16日,在河北安平縣建成投產的陜京管道安平分輸站增輸改造工程,中俄東線成功與陜京管網、冀寧線、鄂安滄線等國內重要輸氣干線實現互聯互通,匯聚了來自中亞、俄羅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石油等各方的各種資源,以“七進十出”的強大功能成為國家管網集團樞紐站,日輸氣量達8500萬立方米。這不僅保障了京津冀和長三角等地區的民生用氣需求,而且提升了我國天然氣儲運的安全性和調度靈活性,國家管網集團改革構建的“全國一張網”優勢在這里得到了集中彰顯。

今年10月30日,就在陜京管道累計輸氣量突破7000億立方米的當天,內蒙古盈通LNG項目工程順利完工,并將投料試車,華北地區能源版圖再添新軍。該項目總投資額高達6.5億元人民幣,年產值20億元左右,實現稅收5000萬元左右,并創造上百人的就業崗位。不僅如此,項目還將大幅帶動內蒙古地區LNG重卡的增量。相較于燃油重卡,使用LNG的重卡僅燃料費每升就可節約1元,每臺車每年可節約燃料費近10萬元。

內蒙古盈通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鑫源坦言:“正是由于北京管道公司堅持公平開放原則,簡化諸多中間環節,從陜京四線烏蘭察布壓氣站向我們下載天然氣資源,創造性地采取‘項目預審批制’,使我們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項目前期、勘察和設計等工作,為項目審批和工程建設贏得了極其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對此,北京管道公司總經理朱汪友給出其中答案。他說:“我們之所以探索實施‘項目預審批制’的全新做法,關鍵在于我們雙方必須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提前考量、預判項目前期和審批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便盡快把藍圖變成現實。否則,哪怕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而梗阻或延遲,都有可能造成一個項目拖而不決甚至被束之高閣。”

劉鑫源激動地說:“我們將不負國家管網集團及北京管道公司的全力支持與幫助,加快建設并盡快投產,用企業發展的成果回饋社會、造福內蒙古人民!”

盈通LNG項目,只是北京管道公司深入貫徹“X+1+X”油氣市場體系建設、積極推動能源市場多元化發展的眾多案例之一。北京管道公司經過3年多堅定不移的改革,托運商數量從開放前的9家迅速增長至今天的115家,陜京管網的冗余管輸能力得到釋放和利用,破解了各方發展難題,累計節約用能成本逾20億元,讓上下游各方享受到了國家管網改革開放帶來的綠色發展紅利。

有報道表明,國家管網集團在成立后的5年里,通過建成投用開放服務及管容交易平臺,公平向所有客戶提供管輸服務,市場主體活力有效激發,管網儲運設施實際使用客戶增至超200家,管輸能力較組建之初增長約48%,天然氣管網平均負荷率提升至近80%。同時,國家管網集團致力于織密織牢“全國一張網”,累計建成油氣管道1.2萬公里,日供氣能力超10億立方米——增幅達38%,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激發市場活力,管網改革力量當仁不讓。它深化改革,打開大門,拓寬市場,為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在開放的國家管網,市場主體更加活躍,發展壯大的景象處處可見。這是國家管網改革力量賦予市場的蓬勃生機,也是時代賦予中國的寶貴機遇。

 陜京管道靖邊首站,陜西延長石油天然氣上下載項目運行現場。(蔣萬全攝)

助力能源轉型的陜京力量

回首北京人的柴煤時代,每一個過來人都無法忘記那些煙熏火燎的日子。

其中,有一個與鐵人王進喜有關的故事:1959年9月,在北京街頭看到公交車上的煤氣包,王進喜落淚了。當他聽到松遼大平原的一口探井噴出了工業油流、預示著那里可能是一個儲量巨大的油田消息時,王進喜當即向石油部領導請戰,要帶領他的鉆井隊奔赴那里,甩開膀子大干一場,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后來,大慶油田的發現不僅讓中國從此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更為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注入了強大動力。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用能的大幅增長,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

進入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速,北京等大型城市經歷了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但同時也面臨了嚴峻的環境挑戰。至90年代初,尤其在冬季供暖期間,由于煤炭的大量燃燒以及燃油車輛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北京頻繁遭遇空氣質量惡化的情況。空氣中常常彌漫著青煙般的霧霾,不僅刺鼻嗆喉、刺激眼睛,甚至導致白色衣物短時間內領口變黑,空氣污染問題嚴重,這不僅損害了北京的國際城市形象,也顯著降低了市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也是從80年代開始,隨著世界各國對環保保護的日益重視,奧運會主辦城市逐步將體育與環境融合在一起,“綠色奧運”已成為奧運舉辦城市的一份責任。

綠色奧運的核心是天然氣供應。據黃維和院士回憶,1990年9月,我國首次在北京成功舉辦亞運會,并隨著有意申辦奧運的設想,北京市便與中國石油就提高首都空氣質量方案達成共識。同時,陜甘寧盆地發現了當時我國陸上最大的整裝天然氣田,大量天然氣資源需要運往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這樣兩方面的事情促使北京市和中國石油決定共同建設一條陜甘寧氣田至北京的輸氣管道。

1991年7月,北京管道公司正式成立。從公司成立之初,“保首都、保奧運”就成其為使命,與生俱來就帶著一種“奉獻陜京,保障首都”的急迫感,他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

1997年9月10日,陜京一線管道建成投產,這是中國油氣管道建設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天然氣長輸管道、地下儲氣庫建設和運營的空白。

自陜京一線建成投產以來,北京市大力發展天然氣市場,不斷推動能源結構調整。他們開展了燃煤鍋爐治理,相繼建成四大燃氣熱電中心用以替代燃煤電廠。這些重大舉措對北京打贏藍天保衛戰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更重要的是,天然氣進入千家萬戶不僅讓老百姓免去了燒煤、燒柴和換煤氣罐的麻煩,而且對改善環境質量意義重大。北京市的天然利用及其市場的成長發育,為上游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下游市場的利用帶來了廣闊的前景。隨著塔里氣區新的發現,2000年2月國務院第一次會議批準啟動“西氣東輸”工程,這是拉開“西部大開發”序幕的標志性建設工程,并隨著川氣東送等工程的建設,我國從此全面拉開并加快了城市天然氣氣化進程。

2001年2月23日,國際奧委會在對北京及其北京管道公司評估考察后,評估團副主席費利先生稱贊道:“你們是北京環境治理的主要功臣!”在場的人們報以熱烈的鼓掌,因為他們意識到北京距離成功申奧又近了一步。

2001年7月13日,當薩馬蘭奇在莫斯科向全球宣布“BEIJING”成為2008年奧運舉辦城市時,這個時候的北京空氣質量已成為綠色奧運至關重要因素。北京市政府也鄭重承諾:到2008年奧運會,北京市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要達到80%以上,即達到292天。

北京管道人深知,這不僅是對北京的肯定,更賦予了他們艱苦奮斗、拼搏奉獻、保障奧運供氣的使命與責任。

2005年,陜京二線建成投產,標志著陜京管道已由建設初期的單管線、單氣源發展成為具有兩條干線互相連接補充供氣,多氣源完整輸、儲、配氣的綜合系統,我國動用5個油田的天然氣用來保證北京用氣。陜西至北京兩條管道、西氣東輸、華北至北京、大港地下儲氣庫至北京、青海至銀川連通長慶油田等通道為北京用氣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保障。

自陜京管道投產以來,北京市天然氣使用量從1998年的2.08億立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9.27億立方米。僅僅10年間,北京市少用燃煤近4000萬噸,減少煙塵排放量7萬噸;天然氣居民用戶由1997年的30多萬戶增加到2007年的313萬戶,占全市418萬燃氣用戶的75%以上;北京市天然氣集中供暖面積已占集中供暖面積的60%以上;在北京公交集團2.0879萬輛環保公交車中,天然氣車為4154輛,北京因此成為世界上擁有新型環保公交車最多的城市。

北京城市天然氣氣化的成功,帶動了我國天然氣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使我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從2.2%提高到3%,許多先前燃煤污染嚴重城市的大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其中,僅陜京一線就使北京市每年減少燃煤396萬噸,減少飛灰、廢渣上百萬噸。如果這些灰塵如落在城區,厚度達30厘米左右。至2007年,北京的藍天數從1998年的100天增加到2007年的246天,超額完成綠色奧運藍天目標。

也許這些數據是抽象的,但大眾的感受卻是實實在在的。談起北京空氣質量的變化,家住總政西院平房區3號房的北京市民蘇瓊珍大媽說:“早些年北京的天多是灰蒙蒙的,自從用上天然氣后,這幾年北京的藍天多了,空氣清新了,環境優美了,連家里鍋灶上的黑煙都不見了。”

說著,她順手指著幾只在樹枝上跳來跳去、嘰嘰喳喳的麻雀笑道:“你看,連北京的麻雀都恢復了它原來模樣,再也不是過去那種黑不溜秋的麻雀了!”

在天安門廣場上,環衛工周伯福特別關注北京的藍天,是因為他希望每一位游人都能領略到天安門廣場在藍天下的那種精彩,而他最大的感受是:“自從用上天然氣后,北京的藍天越來越多了,我從地上掃起的灰都不再是黑色的了。”

北京的天更藍、水更清、樹更綠、空氣更好了,人們的清潔、安全、舒適、便利生活指數大幅提升了。這是北京市民一致的共識。

助力能源轉型,陜京力量帶頭勇挑重擔,敢當市場開拓者。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動清潔能源發展,為綠色中國貢獻力量。在陜京和北京成功氣化的示范帶動下,能源結構持續優化,綠色發展成為中國社會的共同追求。

至2016年,中國油氣骨干管網已經形成。圖為當年的中國石油管網示意圖。

護航綠色雙奧的陜京力量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北京管道人及其上下游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北京的藍天給了世界一個很好回答。扮綠奧運的天然氣則成了名符其實的祥云之氣!對此,國際奧委會和北京奧組委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8年7月28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在北京發布了《超越北京,超越2008——北京奧運會環境評估報告》,高度評價北京奧組委和北京市政府在過去的10年里積極地推動環保政策和措施,認為北京在環保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取得的成就不容低估。

8月6日,奧運會開幕前夕,一張照片悄然登上《華盛頓郵報》。照片上,閃爍著金屬光澤的“鳥巢”傲然矗立,背后藍天一碧如洗,陽光燦爛,映襯著過往行人的笑語歡顏。

2008年8月8日晚,當使用陜京管道天然氣作為燃料的主火炬在“鳥巢”點燃時,同每一個中華民族子孫一樣,北京管道人的熱血沸騰了。那一刻,他們的淚水滑過臉頰,這是他們17年來奧運夢想和愿望終于成真的喜悅之淚。

2008年8月8日晚,陜京管道輸送的天然氣點燃奧運火炬并耀亮奧運會開幕式現場。

在為奧運會奮斗的最后100天里,北京管道召開“奉獻在陜京、全力保奧運”誓師動員大會。全員進入全天候24小時應急值守狀態,他們的身影在大漠高原、河流溝壑邊忙碌著,只要管道經過的地方,就有他們堅定的守護。

陜京管道是北京的清潔能源大動脈,更是“綠色奧運”的重要保障。奧運會期間,奧運村餐廳、與北京奧組委簽約的幾百家定點賓館飯店以及接待奧運訪客的其他公共設施用氣都來自這條“城市供氣生命線”。

8月12日,路透社發文稱“北京涼爽舒適空氣清新”,指出奧運第4日北京的天氣非常適合運動員參加比賽;8月16日,路透社再次發文表示,北京當天陽光明媚,天高云淡得讓歐洲游客想起地中海地區;8月17日,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和《紐約時報》都報道,“口罩到現在還沒派上用場”,北京清新空氣令運動員驚喜。

盡管圣火在燃,但空氣質量一直是國際社會對北京奧運會最關注的問題之一。8月24日,北京奧運會閉幕當天,北京以一個空氣質量為“優”的一級天,為奧運空氣質量保障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奧運會開幕之前外界對北京奧運期間空氣質量的種種質疑,隨著藍天白云的頻頻出現而煙消云散。

“藍天如洗,遠山可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如此形容北京的天氣。

奧運會閉幕了,北京奧運得到外媒的高度評價,北京的藍天,北京的空氣質量也可以說是收獲了一枚金牌。北京藍天來之不易,“北京管道公司功不可沒!”這是國際奧委會和北京奧組委官員對中國石油及其北京管道公司的評價。

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期間,天空湛藍,鮮花競芳。北京收獲了各國運動員的肯定、國際奧委會的贊賞和國際社會的美譽。北京市環保局公布的數據也為此提供了有力佐證:至9月30日,北京市當年的空氣質量達標天數208天,比2007年同期多22天,為10年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奧運會、殘奧會期間,各種污染物濃度日平均值比去年同期下降50%左右,達到世界發達城市水平,全面兌現了奧運會空氣質量承諾,實現了“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目標。

北京管道人全力保奧運,奧組委沒有忘記他們。隨后,北京管道公司被奧組委授予“特別榮譽獎”。這是北京管道奧運情緣上耀眼的一頁,是對他們多年來卓越貢獻的肯定,更是對他們在推動能源結構變革、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提高民生等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貢獻的認可。

北京管道人高擎綠色奧運這枚火炬,決不讓藍天隨著奧運一起閉幕。在隨后這些年,隨著陜京管網系統的建成投產,以陜京一、二、三、四線,以及永唐秦、唐山LNG外輸、大唐煤制氣等11條聯絡干線,總里程達5584公里的管道網絡,800億立方米的年設計輸氣量,成為“三省兩市一區”天然氣供輸的主力軍,為沿線民眾提供了可靠綠色能源保障。

以此同時,隨著西氣東輸二線、三線和中緬及中俄等一大批油氣管道的建設,并成功打通我國四大油氣能源進口戰略通道,形成橫跨東西、縱貫南北、連接海外,并在東北、西南、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南及西北地區構成了一張全國性天然氣管網。至2013年年底,我國油氣骨干管網格局初步形成,總里程達10.62萬公里,覆蓋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近10億人受益,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從舊中國的“洋油”時代,到新中國扔掉“貧油國”的帽子,再到油氣管網時代,折射出我國建設發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

比如,京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和我國三大經濟帶、三大工業帶等地區大面積用上天然氣后,天然氣供應保障安全系數大為提高,民生指數大幅提升,眾多企業實現轉型升級。今天,行走在神州大地,天更藍、樹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越來越美,民生指數大幅提升。一幅青山綠水、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態文明建設美好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這些年來,北京市民更是見證了燃煤鍋爐改造、燃氣車輛晉升為電車、天然氣進入農村的千家萬戶后,平原地區“無煤化”目標的實現,看到了更多的藍天碧水。在這一過程中,陜京管網為加快北京作為我國政治、文化、科技創新和國際交往中心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2022年2月4日晚,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召開。期間,北京管道公司為冬奧會送氣10億立方米,為冬殘奧會供氣3億立方米,實現冬奧保供期間“雙過億”目標,確保了冬奧用氣,并惠及張家口和延慶、昌平以及海淀北部區域幾十萬居民生活取暖用氣。他們的努力再次讓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更添一份堅強的能源保障。

北京兩個奧運會的圓滿成功,贏得了國際輿論的普遍贊譽,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聲望,這是對深愛祖國的北京管道人的最好回報。

北京雙奧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示了中國的國際形象,也彰顯了陜京管道人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的責任與擔當。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色奧運”理念,為北京乃至全球的藍天保衛戰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護航綠色雙奧,陜京力量書寫閃耀華章。它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理念,為奧運盛會增添亮麗底色。這是陜京力量向世界展示的綠色名片,彰顯著中國堅持綠色發展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環保決心與實力。

33年來,從保沿線民生到大國首都的閱兵藍、APEC藍、重大節日活動、戰疫保供以及每年的冬季保供等一系列特殊時期的供應保障,陜京管道沿線原本脆弱的植被再少被人砍伐而得到了休養生息,尤其為毛烏素沙漠變綠洲的世界奇跡貢獻了一份清潔能源之力,都見證了北京管道人的這種責任與擔當。

“雙奧之城”圣火雖已熄滅,但留下的綠色財富卻是極其珍貴的。如:

——北京管道公司累計輸氣量突破7000億立方米,折合替代標煤9.32億噸,減少了10.24億噸二氧化碳、3360萬噸二氧化硫、5.08億噸粉塵及840萬噸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其環境保護效益相當于種植了覆蓋31.79億公頃、約3.32個中國國土面積的闊葉林。其中,減少的廢渣、粉塵排放物,按照長高寬各1米高的墻堆放,這道墻長達33.87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8.5圈。

——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2023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23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連續三年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71天,比2013年增加95天。

今年1至10月,北京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08天?。具體來說,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4%;優良天數為208天,同比增加16天。?

——有數據表明,2014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在6%左右,僅為國際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經過10年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的占比已超過8.5%。從中不難發現,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趨勢,這反映了我國在能源消費結構轉型和清潔能源利用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陜京管道綠色動能催生的巨大力量,由此可見一斑!

目前,北京管道公司正繼續秉承綠色奧運、綠色低碳的理念,把一系列高質量建設發展措施在“綠色雙奧”之后轉化成民生福祉,造福北京及管道沿線人民。

新時代,新征程,在聚焦建設美麗中國的道路上,陜京管道人將以綠色價值鏈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繼續發揚“奉獻陜京,保障首都”精神,大踏步行進在“管網之道”上,攜手上下游各方,一如既往地奉獻清潔能源,共向藍天,映染綠水青山,以更加優異的表現和輝煌的業績,書寫北京管道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的美好生活貢獻更大力量。

 有力量的陜京管道人,在國家管網集團第一屆職工運動會的拔河比賽中。

延伸閱讀

天然氣是一種清潔能源,具有突出的特點和重要性

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幾乎不含硫、粉塵和其他有害物質,燃燒完全、干凈、無污染,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僅為煤炭的一半和五分之一左右,二氧化硫的排放幾乎為零,有助于減少大氣污染和溫室效應。天然氣熱值高、供應足、價格低,便于貯存和運輸,廣泛應用于發電、供暖、炊事、工業制造和化工等領域,是現代城市居民生活和工業生產的重要能源之一。推廣天然氣的使用,不僅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也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對推動生態環境建設和城市轉型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截至2023年年底,全球和中國天然氣消費情況

2023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為4.01萬億立方米,同比上年增速0.1%。2023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為394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6%,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比8.5%,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這表明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消費正在穩步增長,特別是在中國,其消費量和占比均有顯著提升。


責任編輯:劉編
分享到:
0
【慎重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大眾時報網"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網站地圖 關于我們 免責聲明 投訴建議 sitemap

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和鏡像,如有發現追究法律責任 粵ICP備202013844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玖玖玖国产精品 | 老女人老熟女亚洲 | 精品含羞草免费视频观看 |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成人无码 | 4455四色永久在线 | 把女邻居弄高潮了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 疯狂抽草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名器高h禁伦桌上肉伦h |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 |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 | 日本aⅴ亚洲精品中文乱码 美女胸18大禁视频网站 | 欧牲交a欧美牲交aⅴ | 天堂在线最新版www中文 | 少妇泬喷水18p | 国产又黄又潮娇喘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免费看少妇a片特黄 |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 黑人上司与人妻激烈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 99久热精品|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 一边吃奶一边扎下边爽了 |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 | 无码中文字幕AV带剧情 | 黄色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AV国产精品无码麻豆 | 最近最好看的2018中文字幕 | 亚洲色噜噜网站在线观看 | 护士脱了内裤让我爽了一夜视频 | 97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蜜芽 | 人妻蜜と1~4中文字幕月野定规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码 | 国产台湾无码av片在线观看 | 成年女美黄网站大全免费播放 | 少妇搡BBBB搡BBBB毛多多 | 日本熟妇xxxx |